含義
“1”是一個完美的實體,具有不可分性,是萬物發端的神秘源泉。在西方傳統中,“1”還有****、侵犯、活躍等象徵意向。畢達哥拉斯學派則認為“1”是一個基點,是進行所有運算的基礎。字元
1(阿拉伯數字)同時也是自然數單位
①(阿拉伯數字 序號)
⒈(阿拉伯數字 帶點)
⑴(阿拉伯數字 帶括弧)
一(中文簡體)讀音:yī;又俗讀yāo.
一(中文簡體 帶括弧)
Ⅰ(羅馬數字)
英語:one(基數詞,一) first(序數詞,第一)
一 ichi いち (日文)
寧(韓文)
數學
1、阿拉伯數字。
2、是0與2之間的自然數和整數。
3、奇數 。
4、最小的正整數。
5、第二小的自然數。
6、既不是質數(素數),也不是合數。
7、任何數除以1都等於本身。
8、 兩個互質的數最小公因數是1。
9、1可以化成任何一個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數。
10、1是任何自然數的因數。
漢語拼音
寫: Yī
一 大寫 : 壹 小寫 : 1
進位制
計數符號
羅馬數字
1
二進制
1
1
十六進制
1
八進制
1
一個或者幾個事物所組成的整體,可以看作是單位"1".
科學
在計算器科學中,1經常用於表現-{zh-cn:布爾值;zh-tw:布爾值}-的【真】值。
在計算機科學中,1經常用於表現布爾值的“真”值。
在幾何光學中,真空的折射率是1。
在天文學中,太陽與地球間之平均距離為1個天文單位。
一次函式:自變數x和因變數y有如下關係:
y=kx+b (k為任意不為零實數,b為任意實數)
則此時稱y是x的一次函式。
牛頓第一運動定律: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,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。 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,直到有不平衡的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。
在人類文化中
“一”的古代寫法是“弌”,在以部首檢字法為主的中文字典中,“一”往往是第一個部首和第一個字。
在人類文化中,“一”別賦予了萬物之始的意義:“惟初太極,道立於一,造分天地,化成萬物,凡一之屬皆從一”(《說文解字》)。
英文中也以“The Great One”(偉大的一,太一)指代聖經中的上帝耶和華。
貨幣中的基本面額,如1美元、新台幣1元。
在哲學上,尤其是《老子》中,一更加廣泛.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。萬物負陰而抱陽,沖氣以為和。”(《老子》第四十二章 )就是其中一例.一乃萬物之始.古代哲人把一作為萬物之始,叫做太極,"太極生兩儀,兩儀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."
而且,在中國的古代的神中有東皇泰一,作為一位主神.在屈原的《離騷》中就有關於東皇泰一的詩歌.
"一"還可以作為某些常量的單位,如摩爾等.
1在同志中表示扮演男性角色的人,相對來講0則為扮演女性角色的人。
數表 — 整數
>
數學性質
1^n=1
n/n=1(n不為0)
(a/b)*(b/a)=1(a,b都不為0)
對於任何數x:
x·1 = 1·x = x
x/1 = x
x1 = x
1x = 1
x@1 = x and 1@x = 1
對任意數x,當x不為0時,x^0=1
平方數
第1個高合成數
三角形數
矩形數
斐波那契數列的第1項和第2項。
1不能作為進位制的底。
1不能做對數的底。
1的倒數是它的本身。
在階乘,0!=1!=1
在機率論中,任一樣本空間中必然發生的隨機事件之機率定義為1。
1是正數、整數、最小的奇數、代數數。
在幾何學中,單位圓的半徑是1。
歐拉公式,,把數學上五個最重要的常數用最簡約的方式建立起關係。公式中包含1、0、自然對數的底e、圓周率π及複數的虛數單位i!
在耽美文化中
在耽美文化中,1是小攻。
在音樂簡譜中
1代表音階中的1個基本音級,讀音為do
1,是阿拉伯數字。漢字:一,壹。拼音:yi,英文:one
來源
阿拉伯數字1是 國際上通用的 數碼。這種數字的創製並非 阿拉伯人,但也不能抹掉阿拉伯人的功勞。阿拉伯數字最初出自印度人之手,也是他們的祖先在生產實踐中逐步創造出來的。
公元前3000年,印度河流域居民的數字就已經比較進步,並採用了十進位制的計算法。到吠陀時代(公元前1400-公元前543年),雅利安人已意識到數碼在生產活動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,創造了一些簡單的、不完全的數字。公元前3世紀,印度出現了整套的數字,但各地的寫法不一,其中典型的是婆羅門式,它的獨到之處就是從1~9每個數都有專用符號,現代數字就是從它們中脫胎而來的。當時,“0”還沒有出現。到了笈多時代(300-500年)才有了“0”,叫“舜若”(shunya),表示方式是一個黑點“●”,後來衍變成“0”。這樣,一套完整的數字便產生了。這就是古代印度人民對世界文化的巨大貢獻。
印度數字首先傳到斯里蘭卡、緬甸、高棉等國。7-8世紀,隨著地跨亞、非、歐三洲的阿拉伯帝國的崛起,阿拉伯人如饑似渴地吸取古希臘、羅馬、印度等國的先進文化,大量翻譯其科學著作。771年,印度天文學家、旅行家毛卡訪問阿拉伯帝國阿撥斯王朝(750-1258年)的首都巴格達,將隨身攜帶的一部印度天文學著作《西德罕塔》獻給了當時的哈里發曼蘇爾(757-775),曼蘇爾令翻譯成阿拉伯文,取名為《信德欣德》 。此書中有大量的數字,因此稱“印度數字”,原意即為“從印度來的”。
阿拉伯數學家花拉子密(約780-850)和海伯什等首先接受了印度數字,並在天文表中運用。他們放棄了自己的28個字母,在實踐中加以修改完善,並毫無保留地把它介紹給西方。9世紀初,花拉子密發表《印度計數算法》,闡述了印度數字及套用方法。
印度數字取代了冗長笨拙的羅馬數字,在歐洲傳播,遭到一些基督教徒的反對,但實踐證明優於羅馬數字。1202年義大利雷俄那多所發行的《計算之書》,標誌著歐洲使用印度數字的開始。該書共15章,開章說:“印度九個數字是:‘9、8、7、6、5、4、3、2、1’,用這九個數字及阿拉伯人稱作sifr(零)的記號‘0’,任何數都可以表示出來。”
14世紀時中國的印刷術傳到歐洲,更加速了印度數字在歐洲的推廣套用,逐漸為歐洲人所採用。
西方人接受了經阿拉伯人傳來的印度數字,但忘卻了其創始祖,稱之為阿拉伯數字。